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这里头就牵扯出了高务实在“工业”这一块的一项计划。
这项计划,前文有提到过,就是开盐场。
之前高务实甚至还说通了朱翊钧参股,朱翊钧唯一的前提要求是不能影响到现有盐场的盐巴销路,高务实答应了。
当时高务实的思路主要是把新的辽南盐场产盐用于出口,这一条现在也没有问题,完全可以照计划来办,但他后来打算来辽南之后,仔细想了想,发现还有其他用处。
比如说腌制咸鱼——也不仅仅是鱼,各种海产品都可以,这就可以一举搞定三件事:
一是海产品不会浪费,可以储存起来,不管是做军粮还是发放给普通老百姓渡过万一出现的饥荒都行。
二是在出口销路还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不会导致辽南产盐大规模囤积滞销。毕竟盐虽然基本上没有保质期一说,但囤积大量的盐也是需要管理费用的,包括仓库、人员等各个方面,所以少量囤积无所谓,但大量囤积就是在浪费钱了。
三是有了大把的食盐产量摆在这里,高务实跟南方的某些人说话时,底气就更足了。如今南方的某些人,之所以还敢对京华的进入明里暗里进行抵制,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盐业这一块优势很大。
长芦盐场固然强,但这个时代的北方产盐量跟南方还是不能比的,更何况长芦盐场毕竟是舅舅家的产业,他高务实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说话总归不会有在京华那般一言九鼎,有时候这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
因此,自己掌握一处超大产量的盐场,就显得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