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数字化改造:引入AI设计系统 (第1/5页)
juoo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深秋的设计中心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切成条状光斑,落在王师傅布满老茧的手上。她正拿着放大镜比对绣样,银线在绸缎上盘出的祥云纹细腻如真,可眉头却拧成了疙瘩——旁边的年轻设计师小李正对着电脑屏幕指指点点,屏幕上闪烁的线条自动生成了十几种祥云纹变体,速度快得让她眼花缭乱。王师傅穿着藏青色斜襟布衫,领口别着枚磨亮的顶针,这是她做了四十年裁缝的勋章,此刻却觉得这勋章在冰冷的屏幕光下有些发烫。
“星晚姐,IBM的工程师到了,AI设计系统的调试设备都搬进来了。”林薇快步走进来,她穿着一身浅灰色职业套装,手里的平板上显示着设备清单,“不过……王师傅她们好像不太高兴,刚才在车间念叨说‘机器要抢饭碗了’。”
沈星晚刚在可降解面料的订单上签完字,笔尖的墨水还没干。她穿着件烟灰色的羊毛西装,是用自家研发的环保面料混纺制成,袖口绣着细小的代码图案,将传统与科技巧妙融合。听到林薇的话,她看向车间角落,果然见王师傅正带着几个老设计师扎堆嘀咕,手里的绣绷被攥得发白。
“王师傅,给您看个好东西。”沈星晚走过去,身后跟着两个穿白大褂的工程师,他们推着一台银灰色的设备,屏幕上正实时生成服装版型图。“这是IBM研发的AI设计辅助系统,能根据面料特性、流行趋势自动生成设计稿,咱们以后打样能省一半时间。”
王师傅猛地抬起头,放大镜从鼻梁滑到鼻尖,眼神里满是警惕:“机器能做设计?那我们这些老骨头还有啥用?”她举起手里的绣绷,银线在光下闪着冷光,“这盘金绣的力道、针脚的疏密,机器能学得来?当年我师父教我‘以针代笔’,练废了三十块绸缎才摸到门道,现在倒好,敲敲键盘就想替代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周围的老设计师纷纷附和,做了三十年制版的老张放下尺子:“星晚,不是我们守旧。设计是有温度的,顾客的身型、喜好、甚至穿衣的场合都要考虑,机器哪懂这些?上次给张教授做的改良唐装,他有驼背,我改了七次版型才合身,AI能做到?”
“就是!”负责配色的刘姐也急了,她染了一辈子布料,指甲缝里还留着植物染料的颜色,“去年‘东方威尼斯’系列的苗族银饰配色,我跑了三趟云南才调对色,机器对着色谱瞎配,哪有咱们用眼睛看、用手摸出来的韵味?”
设计中心里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年轻设计师们好奇地围着AI设备,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看着系统几秒内生成的十几种旗袍领口设计,发出阵阵惊叹;老设计师们则聚在另一边,手里捏着画粉、剪刀,眼神里满是抵触和不安。
沈星晚心里清楚,这场抵触早有预料。老设计师们把手艺当生命,担心AI会夺走他们的价值,这份情感她懂,但数字化改造是行业趋势,躲不过去。她示意工程师先暂停调试,走到王师傅身边,轻轻抚过绣绷上的祥云纹:“王师傅,您看这祥云纹多灵动,这是机器学不来的魂。但AI能做的,是帮咱们把这魂发扬光大。”她打开平板,调出一组数据,“去年咱们设计部出了200套新款,其中150套是基础款改款。AI能把这些重复工作接过去,咱们的设计师就能专心研究您说的‘温度’和‘韵味’,这不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