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蜀的"逃户复业"政策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广政年间(938-965年),后蜀下诏:"凡逃户归业者,不仅免其旧欠赋税,还给予每亩二斗的种粮补助"(《蜀祷杌》)。这种积极的招抚政策,使后蜀在五代后期出现了"田野垦辟,户口增息"的局面(《宋史·后蜀世家》),为解决逃户赋税问题提供了成功案例。

这些制度调适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逃亡与赋税纠纷,但反映了十国政权在分裂格局下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也为宋代户籍制度的整合提供了历史经验。

四、身份迷局:跨政权户籍身份的权益认定冲突

在人口频繁流动的背景下,跨政权的户籍身份认定成为十国时期又一突出矛盾。不同政权对流动人口身份的不同界定,以及由此产生的权益差异,引发了大量法律纠纷与社会矛盾,这些冲突不仅涉及个人权益,更关乎政权的合法性与统治基础。

(一)户籍身份的法律认定困境

十国时期,流动人口往往面临"双重户籍"或"无户籍"的法律困境。一方面,原户籍所在地政权不愿放弃对人口的控制,如后梁规定"逃户虽居他境,户籍不得除削"(《五代会要·逃户》);另一方面,流入地政权为增加赋役来源,又积极招纳流民入籍,如南唐"凡流民至,给田耕种,三年附籍"(《江南野史》)。这种矛盾导致大量人口同时拥有两个政权的户籍,或处于"两不管"的无籍状态。

后唐与吴的户籍身份纠纷颇具代表性。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吴政权境内有"后唐逃户万余家",后唐政府要求吴"遣返逃户,恢复其唐籍",吴主杨溥回应:"彼自厌苛政,来归乐土,若强遣之,是驱民入水火也"(《资治通鉴·后唐纪二》)。双方为此展开外交争论,最终不了了之,这些逃户实际上处于"唐籍未除,吴籍未入"的尴尬境地,其法律身份长期无法确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复杂的情况出现在政权更迭时期。后蜀灭亡后,部分蜀地百姓逃亡至荆南,北宋建立后,要求荆南"括蜀逃户,归籍于宋",荆南则以"逃户已入吾籍,当为吾民"为由拒绝(《宋史·荆南世家》)。这种政权交替引发的户籍继承问题,使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定更加复杂,往往需要新政权通过专门的"括户"行动来重新确定户籍归属。

(二)权益差异引发的社会冲突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村凰

村凰

三根皮带
乡村+无敌爽文大学生陈凡为了照顾病重父亲,放弃了大学生涯回归乡村,偶然获得仙医传承。左手神针治疑难杂症,右手神术造惊天伟业!...
都市 连载 13万字
穿成六零极品老头,开局拿捏白眼狼!

穿成六零极品老头,开局拿捏白眼狼!

花间沽酒
一朝穿越六零年代,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摇身一变六零极品老头儿赵有财。子孙一群,屁事一堆,两眼一睁就是我什么时候死。好在老天对他不薄,给了他一个金手指。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极品的孩子穷横楞,瞧瞧这一家子,哪有一个省心的?大儿子是个窝里横,只会在家里虐妻虐娃。二儿子纯爆竹筒成精,一言不合就暴躁动手。三儿子更绝,小一...
都市 连载 12万字
退下,让朕来

退下,让朕来

油爆香菇
沈棠在发配路上醒来,发现这个世界很不科学。天降神石,百国相争。文凝文心,出口成真。武聚武胆,劈山断海。她以为的小白脸,一句“横枪跃马”,下一秒甲胄附身,长...
都市 连载 589万字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兰若寺小妖
穿成八岁小孩在1960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能干什么?宝根表示只要思想到位,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先把少先队五条杠搞到手再说。故事从与南锣鼓巷一街之隔的小苏州胡同67号大杂院开始。一个老式的笔记本从天而降,砸晕了刚刚重生回八岁的张宝根。笔记本每三天刷新一段过去或者未来的涂鸦文字给宝根看。本子自带一个储物空间,扉页上出现...
都市 连载 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