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莽任命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为统帅,集结了一支多达四十二万的大军。这支军队堪称新朝的精锐之师,从各地抽调而来,装备精良,声势浩大。他们带着王莽的期望,浩浩荡荡地向着绿林军所在的昆阳进发,意图以绝对的兵力优势碾压对手,让这场战争成为新朝稳固统治的一场决定性胜利。
三、昆阳城中:绝境下的坚守
昆阳,一座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城,此时却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当绿林军得知王莽大军压境的消息时,城中仅有八九千人的兵力,与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绿林军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主张放弃昆阳,分散突围,保存实力;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坚守昆阳,等待援军,与王莽军决一死战。
在这关键时刻,刘秀站了出来。刘秀本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在新朝末年的乱世中,与兄长刘演在家乡舂陵(今湖北枣阳)起兵,加入绿林军。刘秀为人谨慎,善于谋略,在起义军中逐渐崭露头角。他深知昆阳的重要性,如果轻易放弃,绿林军将陷入被动,被王莽军各个击破,而且一旦士气受挫,想要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就难上加难了。于是,刘秀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坚守昆阳,并说服了众人。
在刘秀的指挥下,绿林军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工作。他们加固城墙,收集城中一切可用的物资,准备箭矢、石块等防御武器,同时安排士兵轮流值守,密切监视城外王莽军的动向。尽管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绿林军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恐惧,但在刘秀的鼓舞下,他们也燃起了一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决心与城池共存亡。
王莽军很快就包围了昆阳,将这座小城围得水泄不通。王邑、王寻自恃兵力雄厚,根本没把城中的绿林军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凭借着大军压境的气势,就能让绿林军不战而降。于是,一开始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耀武扬威,摆出各种阵势,试图从心理上震慑绿林军。
然而,绿林军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坚守在城墙上,严阵以待。当王莽军开始攻城时,绿林军将士们奋勇抵抗,用箭矢、石块还击,一次次击退了王莽军的进攻。尽管王莽军人数众多,但昆阳城墙坚固,且绿林军防守顽强,使得他们一时间难以攻破城池,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