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17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许多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到沼泽地中去挖野菜、采野菱角等充饥。但当地官府和豪强仍不放过这些可怜人,禁止他们去采集,还扬言要抓捕违反规定的人。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为人正直,经常帮助贫苦百姓,在大家的推举下,他们带领着数百饥民,在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揭竿而起,拉开了绿林起义的序幕。
2. 起义发展
起初,绿林军只是为了反抗官府的压迫,求得一口饭吃,队伍主要由流民和贫苦农民组成。但他们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把从官府和豪强那里缴获的财物分给穷苦大众,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和响应,队伍迅速壮大,很快就发展到了数千人。
3. 内部整合与壮大
后来,绿林山一带发生了瘟疫,绿林军不得不分散转移,一部分往西进入南郡(今湖北江陵一带),称下江兵;一部分往北进入南阳(今河南南阳),称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也聚众千余人响应起义,称平林兵。在这过程中,汉室宗亲刘玄也加入了平林兵。各路义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声威大震,已经成为了一股能与官府对抗的强大力量。
三、赤眉起义
1. 起义背景
在绿林起义爆发不久后,公元18年,山东琅琊(今山东诸城)人樊崇,同样也是因为不堪忍受当地官府的残酷压榨和灾荒带来的苦难,率领一百多名贫苦农民在莒县(今属山东日照)起义。他们以泰山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周边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前来投靠,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2. 队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