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郡王,不是老奴不愿...可这焦炭..."
"明日起,镇衙出钱收购木炭。"陈峰打断他,"再从南方购入精铁,运费由我承担。"他的目光扫过角落堆积的废铁,突然想起前世见过的"炒钢法","另外,试试将生铁与熟铁混炼,或许能造出更好的兵器。"
当夜,陈峰在书房绘制水车图纸。烛光下,他反复修改着轮轴结构,案头堆满《齐民要术》与散落的竹简。许诺端来醒酒汤时,见他眼底布满血丝:"郡王已有三日未合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等熬过这阵。"陈峰头也不抬,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要修水渠、建谷仓、办义学...每拖延一日,百姓就要多受一日苦。"
半月后,开平镇焕发出新的生机。新修的水渠蜿蜒如银蛇,将清澈的河水引入干涸的农田。陈峰挽起裤腿,赤脚站在泥水中,与百姓一同插秧。他亲手培育的"开平稻"已抽穗,米粒饱满晶莹,产量比寻常稻谷高出三成。
镇东的铁匠铺日夜火光冲天,改良后的"混炼钢"打造出的农具坚韧耐用,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邻镇。陈峰设立的匠人工坊里,年轻学徒们围着蒸汽碾米机啧啧称奇——那是他凭借记忆复原的简易机械。
最热闹的当属镇南的义学。三十间青砖瓦房错落有致,书声琅琅。陈峰特意从江南请来夫子,又命人编写通俗易懂的识字课本。某日巡查时,他看见几个孩童蹲在墙根,用木炭在地上画着水车与耕牛,稚嫩的字迹旁歪歪扭扭写着:"谢郡王"。
深夜的镇衙,陈峰对着新绘制的地图沉思。地图上,新开辟的商道如蛛网般延伸,驿站与烽火台星罗棋布。许诺抱着一摞文书进来,发间沾着稻花:"郡王,商会送来捷报,今年茶叶与铁器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