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俯身查看一台改良后的斜织机,这是他参考后世踏板织机设计的:"把踏杆位置下移三寸,增加筘座的配重。"说着抄起竹尺测量,"老机子靠手投梭,效率低,咱们这新机子双踏板交替,纬线穿梭速度能快三倍。"织女们半信半疑地调整织机,当第一匹棉布平整滑出时,惊叹声此起彼伏。
原料处理区更是一片繁忙景象。陈峰抓起一把棉花,在指间轻捻:"弹棉花要像梳头发,得把棉纤维梳得蓬松均匀。"他示范着转动弹花弓,牛皮弦嗡嗡作响,白色棉絮如云朵般飞扬。经过弹花、搓棉条、纺线三道工序后,细若发丝的棉线被整齐绕在锭子上,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染色坊内,陈峰正与染匠探讨新配方。"用茜草根染出的红色虽鲜艳,但容易褪色。"他将碾碎的苏木倒入染缸,"试试这个,再兑入明矾固色。"随着染料翻滚,白布浸入缸中,渐渐染上晚霞般的瑰丽色彩。他突然想起周嫣然最爱穿的石榴红裙,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最关键的织布环节在中厅进行。陈峰亲自上机示范,双脚踩着踏板,双手配合引纬投梭,机杼声节奏分明。棉布在经线上缓缓成型,细密的平纹组织紧致均匀。"经纬线的密度要严格把控,"他对围观的织工们说,"太疏易破,太密则浪费原料。"
为了提升效率,他推行"流水线作业":有人专门负责纺纱,有人专注织布,还有人处理染色和整理。织坊内挂着进度木牌,记录着每个工匠的产量和质量。若有人织出瑕疵布匹,便要从头学习技艺。
当第一批成品布晾晒在院子里时,白的如雪,红的似火,蓝的像海。周嫣然闻讯赶来,指尖轻抚着柔软的棉布:"这质地比丝绸还细腻,颜色也鲜亮。"她突然狡黠一笑,"陈郡王打算怎么谢我?当初运河通商,才让你换来这些棉种。"
陈峰笑着命人取来一匹靛蓝布:"早为你备好了。"他展开布料,上面用金线绣着并蒂莲纹,"明日就给你裁件新衣裳。"两人相视而笑,院外的机杼声似乎都变得格外悦耳。
消息很快传遍洛国。达官显贵们争相订购开平棉布,甚至有商人愿出高价买断货源。陈峰却拒绝了:"织坊要开百年,不能涸泽而渔。"他制定严格的定价标准,还专门辟出区域生产平价布,供给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