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以这么说,当时如果不能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工业革命的可能已经死了。
事实上也没怎么开辟,只有和周边地区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我翻看《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年鉴》
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发现量有,但不多,还时断时续。
那么这一本《晋末长剑》所在的魏晋时期如何呢?
生产力更低,农业产量比先秦、汉代有所提高,但也就接近隋唐。
事实上农业到了唐代,基本已经到头了。
北方亩收有高有低,平均下来一亩一斛(108.32斤粟)的样子,这个数据到了金一南宋时期也是如此,后来明清变化不大,基本到头了。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怎么发展工业呢?其实几乎不可能。
只有一种变通的办法,即人为创造一部分消费群体,比如府兵、官员、酋长、士族,人数可能在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只能着眼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