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周公 (第4/5页)
九霄落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在《荀子·儒效》中赞颂了周公的德才。
汉朝的刘歆、王莽将《周官》改名《周礼》,认为是周公所作,是其致西周于太平盛世之业绩,将周公的地位驾于孔子之上。
直到唐开元时期,有着强烈权力欲的唐玄宗作为皇帝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时期主政,于是下令取消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
唐朝的韩愈为辟佛老之说,大力宣扬儒家“道统”,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甚至从孔子开始,就已经把智、仁、勇结合作为一个人的人格理想。
这三者,在周公身上,也是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
如周公在辅佐武王灭商及在周政权建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措施,均可以看出他“智”的一面。
而他对于文王、武王及成王的态度,为了继承父志,欲代兄武王受病痛之苦,悉心辅助成王,和他对于民众、乃至于殷商遗民的态度,足以看出他心灵中“仁”的一面。
当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管、蔡等制造流言联合武庚起来反叛时,他当仁不让,临危不乱,举师出征,又显示出他“勇”的一面。这种智、仁、勇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古代许多人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