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早这句话,是刘羡阳从窑口师傅姚老头那边听来的,在陈平安这边“摆阔”来着,陈平安跟着姚老头一起寻找瓷土,入山出山往返一趟,可能都说不上三句话。然后陈平安在游历北俱芦洲途中,身边曾经跟着个拖油瓶的隋景澄,他也曾有感而发……今夜陈平安缓缓走在雪地里,转头望去。
崔东山跟着转头,疑惑道:“先生,有古怪?”
陈平安笑道:“没什么。”
手腕轻抖,陈平安从袖中滑出一把曹子匕首,与那把至今尚未弄清楚根脚的短刀“暮霞”,都是隋景澄当年帮忙搜刮出的战利品,就连刘景龙瞧见了两柄短刀,都要忍不住感慨真是好手气。刘景龙认出了这把被正史记载的曹子匕首,另外那把,就被陈平安取名为“割鹿”了,总觉得要比刀身铭刻的旧名“暮霞”更好几分。
不得不承认,取名一事,得靠天赋。
陈平安手腕拧转,耍了一连串雪亮刀花,皆绕过片片雪花。
崔东山不忍心打破先生的祥和心境,只是实在憋不住了,只得小心翼翼问道:“既然大鱼咬饵了,先生何时提竿。”
陈平安停下匕首,重新收入袖中,没好气道:“明知故问,装什么傻。”
先前是谁听墙根来着,倒是跟刘羡阳一个德行,难怪会兄弟相称,热乎得很。
崔东山委屈道:“先生心思如海,水深无声,先前与宋老前辈打哑谜似的,没有亲耳听到先生的确切答案,学生不敢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