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齐玄素一把抓过小殷,提溜起来:“你喊啊,你喊破喉咙也没用。”
小殷当然不是齐玄素的对手,只能两根小短腿乱蹬:“我为道门立过功,我为道门流过血,你不能这样对我,我要见五娘!我要见七娘!”
当然了,如今的齐玄素根本没有精力去追究小殷策论造假的事情,他要把全部精力放在道门大选上。
张月鹿说齐玄素肩上的担子更重,半点不假,张月鹿负责的是西域道府,齐玄素负责的却是六位一品灵官。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道门最为精锐的锋刃。
这也是太平道比较吃亏的地方,太平道掌握了半数以上的飞舟舰队,在正面战场大规模作战是很占优势,可如果是发动宫变一类的小规模作战,就远不如灵官部队了。
自古都是,军队贵精不贵多。
前朝名将练兵平倭患,只有几千人,却能一举荡平几十年的倭患。还有辽东的将门,实行家丁制度,只有两千左右的主力骑兵,却能抗衡金帐汗国,震慑新罗,乃至击败入侵的凤麟洲大军。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军队要分上、中、下三等,即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这样也许不太好听,也可以称之为一线、二线、三线。有些人养了几十万的大军,尽是三线军队,耗资巨大,真正上了战场,很容易就被人家的几千强军撕开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当然,并不是说二线和三线无用,一线强则强矣,问题是人数太少,能攻不能守,能打下地盘,却不能靠这点人守住地盘,更不能维持治安,所以就要二线和三线来填补,稳定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