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强6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书小刘在贺卡上写下这样的话。
当装载着十万只“和平天使“的专机从省城起飞时,各师的战士们自发聚集在电视前观看直播。
屏幕里,穿着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包装箱,阳光透过舷窗洒在棉花玩偶的翅膀上,泛着柔和的光。
王石磊的手机不断震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来的现场照片里,非洲难民营的孩子们抱着天使玩偶露出笑容,有的把脸埋进柔软的棉花里,仿佛在拥抱整个世界的温暖。
“老伙计,咱们当年开荒种地,哪想到棉花还能这么用?“
视频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军垦战士擦拭着眼角,他身后的墙上,挂着儿子寄来的棉花小熊。
“现在连我的小孙子都知道,爷爷种的棉花能变成天使。“
这场由棉花引发的“新生产运动“,不仅改变了兵团的经济结构,更悄然重塑着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
在二十师的荣誉室里,新增了一面“绒疆记忆“墙,陈列着从第一只歪扭的棉花小熊到精致的和平天使的所有作品。
最显眼的位置,挂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颁发的感谢状,旁边是战士们写给受助儿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