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乾清宫暖阁,刘娘娘用银簪拨弄炭盆,火星溅在「尚工世职」诏书上,烫出焦斑。「陛下就不怕匠人怨怼?」她望着朱厚照袖口露出的林夏照片边角,「昨儿个张忠报,尚工局好些匠人吵着要退籍文书。」

朱厚照翻着《天工开物》「丹青篇」,头也不抬:「怨怼?他们连退籍文书的工本费都凑不齐。」他忽然将书推至刘娘娘面前,「倒是刘公公,最近在山西买了二十顷良田——哪来的银锭?」

刘娘娘瞳孔骤缩,指尖的银簪「当啷」落地。她想起刘瑾送来的赤金炮坠,内藏「十」字废铜的交易文书。「陛下明鉴,」她福身时袖口滑落,露出与王巧儿同款的防烫手套,「臣妾一心为公,岂会……」

「朕知道。」朱厚照打断她,目光落在她鬓边的铁锚形步摇,「明日让张忠陪你去尚工局,挑十个匠人给你当差——就挑抱怨得最凶的。」

※※※

申时正,杨廷和在值房接见杨慎。长子递来的密报里夹着松烟墨块,拆开却是火器匠人绘制的「螺旋纹膛线剖面图」。「父亲,」杨慎压低声音,「铁锚会的人说,世职制是「金锁链」,宁肯卖身为奴也不世袭。」

杨廷和望着窗外尚工局的青烟,想起王巧儿在废窑厂说的「尺子量不出匠人骨头软硬」。他摸出袖中「守正」玉佩,却摸到一块陌生的铜片——那是今早王巧儿塞给他的「匠籍改良建议」,背面刻着极小的「工」字。

「去告诉巧儿姑娘,」他将铜片熔进烛火,「《征信录》留名者,可免三年杂役。」杨慎欲言又止,却见父亲在《征信录》扉页写下:「工者,国之器;器者,民之心。」笔迹与朱厚照的朱批竟有七分相似。

※※※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我的谍战岁月

我的谍战岁月

猪头七
“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
历史 连载 6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