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在点名,封地于银川的庆王朱倬纮,同样紧张得要死。
“臣...臣有罪,望陛下恕罪...”
崇祯嘴里冷哼不断,之后又点了郑州周王、兖州鲁王、荆州惠王,还包括处于中原剿贼心脏的南阳唐王等等。
不出意料,谁都没有出过一文钱,这些事崇祯自然清楚,只是想借机洗刷羞辱,以排解心头怒火。
按太祖规制,藩王并无出资助饷之责,后来在明英宗时期,发生土木堡之变等一系列变故,朝廷财政出现紧张,老秦王率先向朝廷助资,从而引起部分藩王响应。
后来一直到弘治以前,凡朝廷在某地遇到困难,时常有当地宗藩主动捐资。
当然,他们捐的钱并没有多少,谁愿意财富外露呢,仅意思意思心照不宣罢了,不过至少从格局上来讲,早期藩王的政治觉悟更强。
随着宗室子弟数量暴涨,国库更无力应对,从而出现大量俸禄拖欠,那时谁还捐钱啊,百多年前老祖宗们愿意捐,到我这儿可行不通。
“啪!”崇祯重重拍打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