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这事后来出了意外,那就是高务实因为西北之乱而去平定孛拜了,由于重庆不是实学派的主阵地,最后不知道闹了些什么妖蛾子,总之杨应龙出了两万两黄金赎命,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等高务实雷霆般的敉平宁夏战事,一回京发现杨应龙居然如此轻松搞定了四川官场,当时虽然没放什么狠话,但手底下的动作毫不迟疑,很快朝廷便派宋良佐到四川担任巡抚。
宋良佐是高拱的门生,不过不算最核心的一批,大抵算是“核心外围圈”,去做这巡抚之前是大理寺右少卿,不过他的资历实在够老,担任巡抚是不缺资格的。
宋良佐到任后便重提杨应龙的事情,要杨应龙再次接受审问。杨应龙一看连巡抚都换了个不认识的,知道自己这一去必然是凶多吉少,也就没听朝廷的诏令,好说歹说弄了一堆的理由,反正就是不肯出来接受审问。
事情到了这一步,宋良佐开始考虑如何引蛇出洞,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杨应龙一听高务实领六十万大军出征伐元,立刻认为朝廷已无余力关注自己。
甚至在他看来,此时此刻只要自己跳出来表现得强硬一些,朝廷为了避免影响伐元大业,只能选择息事宁人,甚至做出重大妥协,将前事也一笔勾销。
于是他选择铤而走险,下令将朝廷派到松坎(播州辖区内)的官兵二百余人全部杀死。对此,杨应龙声称这是苗人做的,跟他杨千岁无关。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分明是要造反了。
历代朝廷包括大明在内,能容纳播州杨氏的存在,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播州杨氏很听话,但一旦不听话,甚至要造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尤其是对于自认要中兴大明的万历天子而言,这种挑衅绝不能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