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统朝以后,宣府、大同,成为最前线的军事要塞,外长城成为第一防线,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宣府军士无法挡下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便可从居庸关长驱直入。
同样,在燕京以西的地区,本可依赖大同镇,但自兴和守御千户所与开平卫内移后,大同镇失去了东北方的屏障,再加上东胜卫内移后,大同的西北方出现漏洞。在东北、西北屏障皆失之下,大同如同孤城。
不过幸好,经过高拱主持的俺答封贡,和此次高务实的漠南大战,正面土默特部的宣大一线,算是彻底解除了威胁。
然而高拱的“西怀东制”战略,至此也还只是完成了一半,蓟辽这边的麻烦还远远谈不上解决。
早前永乐时期,在那种主动收缩防线局面下,朱棣为了再度羁縻兀良哈部,先采取怀柔的方法,遣使招抚,当时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对于兀良哈三卫各部来说,为了获得大宁地区的驻牧权,其时叛时附,并同蒙古阿速特部的阿鲁台经常联兵进攻明朝。
朱棣在攻打阿鲁台时,曾率军队打击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三卫,兀良哈部虽受到一些伤亡,但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只能说被明军暂时压制住了。
而且前文也曾说过,朱棣一生中的数次北伐,虽然声势浩大,但与洪武时期相比,既没有擒获鞑靼、瓦剌各部的核心领导人物,也没有从战略上将蒙古各部击败。
而当朱棣死后,大明就停止了对北方的远征,蒙古各部得到休养的机会,逐渐南下入侵。洪熙年间,曾有大臣建议将东胜、高山等十卫所迁回故地,修堡屯兵,可惜朱高炽只有老成之相,并无安边拓疆之大志,未予采纳。
好在这个时期的兀良哈虽然偶有犯边,但仍对大明称臣纳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