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垚和徐天峰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现在山中僵持不下的关键。
从河北回来,卧龙岭那边就算是荒废了,一个荒废数年的山门要想重新再立起来,耗时耗力不说,而且投入花费也相当巨大,更为关键的是重华派从卧龙岭撤离回到大赵这么一出算什么?
来到这重阳山就几年,又灰头土脸地离开,惶惶如丧家之犬,这么折腾一遭,落得个如此下场,商九龄和李煜如何向大家交待?
而且这样狼狈退出,二人声誉扫地,弟子们还愿意不愿意跟随他们?这一点陈淮生都觉得够呛,没准儿很多人就会觉得留在重阳山又或者跟随齐洪奎去更有前途了。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商九龄和李煜无法做出决断的重要因素,失去了人心和威望,重华派还能维持下去么?也许就像无数宗门那样土崩瓦解,进而烟消云散,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商九龄和李煜都承受不起这样一个责任。
“二位师兄,你们是距离师尊和师叔最近的,这样僵持下去恐怕也非长久之计,最终要有一个解决的结果,你们考虑过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么?”陈淮生再进一步问道:“这样拖下去其实对各家都无益,与其这样相互耗着,还不如好说好散,师尊他们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么?”
“淮生,说易行难啊。”王垚终于接上话:“这等情况下,师尊如何退让?在九莲宗加入我们重华之前的老重华弟子还有两百余人,如果我们被逐出重阳山,我们向何处去?重华派岂非就此泯灭?师尊又如何向重华先辈交待?”
还有两百多老重华弟子?陈淮生也觉得棘手。
之前陈淮生也想过,若是几十或者百余名弟子,也许可以考虑由大槐山这边接受,但是说实话他并不太认可这些弟子,许多弟子难以达到目前大槐山招募弟子的标准,资质禀赋都不够,一旦全数加入进来,反而会将大槐山这边良好的修行氛围和体系给冲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