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下) (第5/6页)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挑起大拇指,赞道:“朱兄直言快语毫不做作,不愧是赤诚君子!本侯于华亭镇境内共规划出盐场十五处,每一处盐场,年产海盐绝对不下于十万斛,若有不足,本侯给你补上!”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石与斛同,一斛便是一百二十斤,这得是多少产量?
根据唐朝大历末年蒲州两盐场所得榷税每年八十万贯,当时出场盐价在每斤十七文左右计算,其产量大致为四十七万石,而蒲州两盐场历年的产量都在四十到五十万石之间。作为大唐主要食盐产地的蒲州、安邑,一年才得盐四十几万斛,可见一处盐场的十万斛产量是多么惊人!
贞观年间的盐价一直在每斗两百文左右,换算下来,这将是一笔何等巨大的财富?
最关键的是,这是一笔万古千秋的买卖,海水不竭,便取之不尽!
四五块盐场的产量就超过一处产盐重地,怎能不让人咋舌?
朱渠眼睛都红了,急吼吼的看着朱渐,眼神里的贪婪和急迫**裸的放光……
朱渐看着自家兄弟的模样,无奈苦笑。
江东世家大多有海盐生意,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家,无疑是顾家。而顾家占据大量沿海的芦苇荡,房俊若想建造“盐场”,那就势必要跟顾家直接摊牌,因为这已经触及到了顾家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