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场中一时间静了下来。
中书侍郎张宾捋了捋胡须,慢步而出,道:“自诸王乱政以来,二十余年矣。最危急之时,洛阳数次被围,河北屡战失利。幸有梁王横空出世,收拾旧山河,遂有今日。方才刘府君提及‘夷夏俱安’,此诚大王之志也。然大王居许昌之时,亦提出‘相忍为国’,彼时蝗旱交继,匈奴侵掠,豫兖士民悍勇者上阵搏杀,饱学者治政抚民,家资丰盈者慷慨解囊,终获大胜,将匈奴逐出河南,此便是‘相忍为国’。”
邵勋听了,用鼓励的眼神看向张宾。
相忍为国是他早期提出的口号,或者说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这东西,不是一套思想,“闯王来了不纳粮”同样是政治纲领。
“夷夏俱安”是他在北伐邺城时提出的口号,同样具有政治纲领的性质。
政治纲领一定是根植于时势,切中要害,能极大程度缓解社会矛盾的东西,不然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简而言之,这种东西万万不能虚无缥缈,曲高和寡,它是为解决问题、夺取政权而设的,而不是为发展而设的。
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政治纲领,万不能混淆。
“夷夏俱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期,因为胡人问题是汉末以来的超级大雷,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