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机小说网www.xjhcz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长史。”王丰上前一步,笑道:“昔年一起行猎,往事历历在目。不意一别经年,殊为遗憾,以为此生再无相见之际,没想到啊,哈哈!今已备好美酒,可畅叙别情。”
王丰很年轻,比王氏大不了多少,因父母早亡,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大业。
不过,他们家虽自称“广宁王氏”,但自从取得代郡后,便已迁移过去——代郡也是乌桓一大聚居地,同时还有羯人、鲜卑、匈奴、汉人,是一个胡汉杂处之地,胡人多,汉人少。
乌桓因与汉地交往许久,有部落,但无严格的部落组织。像苏恕延、王丰这种人,与其说他们是部落首领,不如说是家族首领。
传统部落往往由多个氏族构成,人们往往以掌权的氏族称呼部落。
像纥豆陵部就有数十氏族,纥豆陵氏只是其中一个罢了,但因为他们连续好几代人掌权,“世为部落大人”,于是久而久之就称其为纥豆陵部。
但理论上来说,纥豆陵部落内各个氏族是平等的,部落大人也是可以选举换掉的,部落联盟首领拓跋氏理论上无权指认纥豆陵部落的大人。
乌桓人在广宁、代郡半耕半牧,已经不怎么迁徙了,掌握大权的氏族开始派遣家臣、亲信管理其他氏族,集权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尤其对部分定居农耕的乌桓氏族更是如此。
拓跋鲜卑的部分贵人们自然看到了集权的好处,于是非常羡慕,这也是其站在新党一边的原因之一——我不喜欢你们自己推选部落大人,我喜欢直接任命。
广宁、代郡的乌桓隶属代国,但代国并没有在此设太守、县令之职,他们喜欢委任各种将军,以当地大姓或大部落首领为之,这是典型的军民一体管制传统。